Please contact me for permission to use these materials.
如需使用档案资料请联系本人。
Foreign Art Exhibitions in China, 1949-1989 1949-1989年在中国举行的外国艺术展览
(Titles in red are catalogues collected, underlined titles have been scanned, click on blue title can see the scanned pages) (红色为已收藏图录,下划线已全部扫描,蓝色可点击查看扫描文件))
1950
July 5 - An exhibition of Photographs and Woodcuts on the Japanese People's Anti-imperialist Struggle was held in Zhongshan Park, Beijing.
7月5日- 日本人民反帝斗争图片木刻展览会在北京中山公园举行。
1951
April 3 - Exhibition of Propaganda Posters and Caricatures from USSRheld at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then opened in Shanghai on June 14.
4月3日-苏联宣传画和讽刺画展览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6月14 日移展上海。
1952
January 23 - Exhibition of Czechoslovakian Posters and Caricatures was held in Beijing.
文本 Documents
给香港政府的建议书
对在香港建立当代美术馆的几点想法(供参考)
1999年1月21日
一,提出在香港建立当代美术馆的倡议是根据对中国和香港特区的目前情况和未来发展较全面的评估后形成的。
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带来经济上的巨大进步。我们认为: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开放也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金会的目标之一正是为了促进海内外中国艺术的开放和繁荣。
三,现代和当代艺术是人类社会丰富的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世界上无论西方发达国家或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国海内外艺术家在这方面已有很突出的成就,在国际上得到相当高的评价。我们有责任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现代和当代艺术,也向中国观众介绍外国优秀的当代艺术。
四、中国现行的文化政策还不鼓励现代艺术。因此在国内还没有一所正规的现代美术馆,可以展示中国的现代艺术;以及介绍外国的现代艺术。…
人物档案 Archive for Individuals
赵无极 Zao Wouki (1920-2013)
1985年浙江美术学院赵无极学习班全体学员与赵无极夫妇合影

(右起) 赵无极、郑胜天、鱼得乐

同上
赵无极与郑胜天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赵无极夫妇与郑胜天夫妇

(左起)吴小昌、赵夫人、赵无极、陈爱康、郑胜天、尚扬
This browser cannot play the embedded video file.
赵无极学习班纪录片片段
This browser cannot play the embedded video file.
同上
丁天缺:国立艺专忆往
上图为丁先生2002年在法国巴黎参观美术馆时的留影。
丁天缺
丁天缺,画家、诗人,翻译家。1916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今年8月20日逝世,享年97岁。丁先生1935年就读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承著名油画家吴大羽先生,与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同学,和蔡元培家族以及诸多民国名人均有交往。1949年以后,坎坷蹭蹬,前后蒙冤近三十年。
本文摘登丁先生生前写就的自传《顾镜遗梦》部分章节,从一个侧面反映烽火年代的艺校生活。文题及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林风眠半夜出走
1938年初,接到教育部命令,国立杭州艺专与国立北平艺专合并,改称国立艺专,正式迁校湖南湘西之沅陵,校址在沅江北岸的老鸦溪,改校长制为校务委员制,以林风眠为主任委员,北平艺专的校长赵太侔及其西画系主任常书鸿为副委员。不日即由水路进发,穿过洞庭湖,先到常德,在常德逗留了十多天,取齐了换乘汽车,直达沅陵。
当我们到沅陵时,北平艺专的师生已先到了,他们真可怜得要命,全校只有十多名教职员工,学生还不到三十名,校产几乎等于零。跟杭州艺专来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那时候,抗日的烽火正愈烧愈旺,全校师生都热情地投入抗日宣传工作,当我到达沅陵的时候,先遣人员早就和北平艺专的师生合力展开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